3D超景深显微镜能够清晰地观察到传统光学显微镜因景深限制而无法看清的样品细节,一次性获取更大范围内的样品信息,无需频繁调整焦距,提高了观察和分析的效率。不仅可以获得样品表面的二维图像,还能呈现出样品的三维结构信息,让用户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样品的立体形态、高度分布、体积等特征,对于研究样品的微观结构和空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可结合斜照明、透射光和偏振光等多种照明方式,根据不同的样品特性和观察需求选择合适的照明模式,以获得更清晰、对比度更高的图像,更好地展现样品的细节和特征。
3D超景深显微镜的测定步骤:
1.样品准备:确保样品表面平整、清洁,无灰尘、油污等杂质。对于不透明的样品,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切割、打磨或抛光处理,以获得清晰的观察表面;对于透明的样品,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载玻片或培养皿进行固定。
2.设备开启与预热:打开显微镜的电源开关,等待设备预热一段时间,一般约为15-30分钟,使光源和光学系统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部分显微镜可能还需要启动连接的计算机及相关软件。
3.放置样品:将准备好的样品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并使用夹具或样品固定装置将其牢固地固定,防止在观察过程中样品发生移动。根据样品的大小和观察需求,调整载物台的位置,使样品大致位于视场中心。
4.初步观察与对焦:通过目镜或连接的显示器观察样品,使用粗动调焦手轮或旋钮,将载物台缓慢上下移动,直至看到样品的大致轮廓。然后,再使用细动调焦手轮或旋钮,对样品进行准确对焦,使观察到的图像清晰锐利。
5.数据采集:一旦完成对焦,即可开始采集数据。根据显微镜的类型和设置,可以选择不同的采集模式,如单张图像采集、连续多帧采集或视频采集等。在采集过程中,确保显微镜的光照强度、曝光时间等参数设置合适,以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6.三维重建:采集到的一系列二维图像数据将被传输到计算机中,通过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软件会根据图像之间的视差信息和深度线索,计算出样品的三维结构和表面形貌,生成三维图像或模型。
7.结果分析与测量:对生成的三维图像或模型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使用软件提供的测量工具,对样品的各种参数进行测量,如高度、深度、宽度、体积、表面积等。同时,还可以对样品的表面纹理、形状特征等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