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儿科的发展历程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我国儿科医师为数很少,大部分医院尚未成立儿科,儿科床位也很有限。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更是缺医少药,儿童保健医疗机构廖廖无几,加之当时经济及卫生水平落后,疫病流行,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包括奥林巴斯显微镜这类仪器没有得到积极的应用,疾病夺走了许许多多小儿的生命,对小儿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统计也寥若晨星。
http://www.cnrico.com
奥林巴斯显微镜
1933年,史安那曾综合我国南北六大医院住院病儿做过儿童疾病统计,呼吸系统疾病占31.3%,消化系统疾病占20.2%,传染病占12.2%(不包括烈性传染病),营养不良性疾病占11.1%. 1930年一1936年,许刚良、诸福棠、樊培禄曾统计过小儿死亡率,I岁以下死亡者占52.1%, 5岁以下占87.3%。死于各种传染病(麻疹、猩红热、肺结核、天花、白喉)占40.6%,居*,死于腹泻、营养不良占31.7%0 1940年袁贻瑾报道北平当年痢疾、腹泻、猩红热流行,也以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zui高。1948年,卫生署*卫生实验院妇婴卫生组程美玉的报道,历年我国各地婴儿死亡率为150%。一200%0,较欧美高34倍。
自40年代起,我国在全国大城市中部分医院设立了儿科。1943年,由中华医学会开办*届儿科研习班,促进了近代儿科学基础理论、临床知识技能的普及,儿科专业队伍逐渐壮大,儿科学开始有了较明显的发展。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儿科事业发展十分迅速,儿科学教育、诊治技术和水平虽与水准还有一定差距,但差距正在逐渐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