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马克与显微镜的发明过程
病原微生物学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抗病原微生物药物的研发,现代意义的化学疗法就此诞生。1905年,肖丁和霍夫曼虽然在显微镜里发现了梅毒螺旋体,但当时对梅毒螺旋体尚无有效药物进行治疗,而梅毒在欧洲的传播速度又极其惊人。化学疗法的奠基人,德国免疫学家艾利希在螺旋体发现后不久,就将注意力集中到螺旋体的治疗上。艾利希从一本化学杂志上看到有人用一种叫做“阿托克希尔”(俗名“锥虫红”)的染料治疗非洲昏睡病(锥虫病)的报道。该药虽然对锥虫病有效,但毒副作用大,限制了它的使用。艾利希通过对该药结构长达5年的研究,筛选了605种与此药结构相似的砷苯化合物,终于发现一种疗效高、毒副作用小的药物,不仅对锥虫病有效,而且对梅毒也有*的疗效。此药的化学名为:二氨基二氧偶砷苯(商品名是“砷凡纳明”,又名“606" ),后来命名为“洒尔沸散”,意为“安全的砷剂”。"606”的发现和应用,成为运用化学疗法治疗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疾病的*个重大胜利。该药作为治疗梅毒的药,一直应用了30年之久。
http://www.cnrico.com
奥林巴斯显微镜
艾利希利用砷苯化合物治疗梅毒,是人类战胜致病微生物化学治疗的开端,从此带动了磺胺摧芍物的问世。德国药物学家、病理学家、细菌学家格哈德·杜马克为磺胺类药物的发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杜马克1921年毕业于基尔医学院,1929年来到新建立的细菌学实验室任主任,探索新的药物。6年中,他经历了成百上千次的失败。终于有一天,杜马克发现一种偶氮化合物(4一氨磺一2, 4一二胺偶氮苯的盐酸盐)的红色染料,杜马克取名“百浪多息”。虽然在培养皿中无抑菌作用,但它能治愈链球菌感染后的小白鼠。接着,杜马克又研究了“百浪多息”的毒性,结果发现毒性很小。正在这时,杜马克的女儿因为手指被刺破,感染上了链球菌,生命垂危,无药可救,紧急关头,杜马克以自己的女儿作实验对象,服用了“百浪多息”,挽救了爱女的生命。1936年,伦敦一家医院试用它治疗38名产褥热患者,挽救了其中35人的生命。
不久,巴斯德研究所的特雷富埃夫妇及其同事揭开了“百浪多息”在活体中发生作用之谜,发现它之所以在培养皿中无抑菌作用,而在体内有显著疗效,是因为“百浪多息”进人体内后,经过代谢,转变为氨基苯磺酞胺(简称磺胺),即“百浪多息”在体内能分解出磺胺基团—对氨基苯磺酞胺。磺胺与细菌生长所需要的对氨基苯甲酸在化学结构上十分相似,被细菌吸收而又不起自身的养料作用,这样细菌就不能生存繁殖。药物的机理搞清后,砷凡纳明逐渐被更廉价的磺胺类药物所取代,并延用至今。1939年,杜马克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由于希特勒禁止德国人接受诺贝尔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杜马克才于1947年赴斯德哥尔摩补领奖章和奖状。杜马克的发明使无数受菌感染的病人得以康复。尽管因种种原因现在磺胺药的使用大不如前,但磺胺药的问世为当时治疗细菌性疾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